4月1日至6日,香港苏富比在2016年春拍期间举办“亚洲设计: 中国、日本、韩国”展售会,带来了中国设计品牌“看见造物”专区,《艺术新闻/中文版》带来“看见造物”的创始人朱哲琴的专访,讲述“看见造物”的起源与理念。
香港。近年,亚洲装饰艺术与设计逐渐成为焦点,4月1日-6日香港苏富比2016年春拍期间,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呈献的“亚洲设计: 中国、日本、韩国”展售会,介绍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多位重要设计师,呈献近50件作品,展示三国在设计领域的多样性与创造性。
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表示:“2012年透过‘无界:当代艺术’拍卖把国际设计家具引入亚洲拍场。今季,苏富比策划一个特别以亚洲设计为题的展售会。装饰艺术与当代设计板块在亚洲正逐渐冒起,我们用此举以回应市场对设计作品日渐浓厚的兴趣。”
本展所挑选的中国设计作品展示了中国传统至当代的发展演变,涵盖三代设计师的作品:第一代设计师包括1990年代初的先锋派如邵帆与师建民等,注重以传统工艺设计当代新作;期后,以宋涛为代表的一代设计师以崭新材料与萌芽期的当代风格进行试验,结合传统美学中的功能与造型;李鼐含与张周捷等新生代设计师则以优雅的方式将科技与数码元素带入中国设计创意界。
而在本次展售会中最为特别的可谓中国设计品牌“看见造物”的特别专区,涵盖漆器、金银、汉白玉、景泰蓝、陶瓷、木作等6大工艺材质,19组72件原创设计物件。该品牌由知名音乐人朱哲琴在2012年创立,致力推广受中国传统工艺启发的当代设计作品。本次展售会精选“看见造物”逾20套作品,最受关注的展品为一套《陶壶壹号(灰釉特别版)》,其设计打破了传统工艺形式:茶杯上圆下方,茶壶的设计不拘寻常规矩,将壶嘴置于壶体一面的中心,意喻著不为社会陈规所累的个体自由。
由迈克‧杨(Michael Young)设计的看见·生生花瓶”(两件),在生动的红和白的背景上,以景泰蓝掐丝工艺抽像模拟细胞形状,令这项传统工艺焕发了新生。“设计师与北京景泰蓝艺匠工坊合作,此工坊传承了自清代以来的精湛工艺,非常难得,”朱哲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那些工匠们都对此件创作感到惊讶,如此器物,前所未见。”
“看见造物”的理念源于2009年朱哲琴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次合作,那时作为亲善大使的她在西藏、蒙古等中国边远省份游历数月,致力于支持民间艺匠,保护他们以免于“绝迹”。“我们想要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充满信念的身份认可,让他们不至于为生活所迫而埋没才艺,改行成为城市建筑工人,或顺应趋势转而专研电脑技术,”她说,“如果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手艺维持生计,那么他们的文化和遗产就能得以传承。”朱哲琴此行不仅受到少数民族音乐启迪,还得以与设计师同行一起学习民间艺术。从苗寨的古法造纸到银器制作,这些“发现”令她惊艳。因此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亲善大使的任期结束的时候,她决定通过“看见造物”继续她的实地工作。
在建立“看见造物”后,为了保证这些民间手艺能得以发扬光大,朱哲琴每年都将品牌全部利润的百分之十拿出来投入到“1+5民族文化传承计划”,为民间艺术大师提供资助,培训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实际上,这些古老的工艺可以赋予现代风格以更深刻内涵,惊艳世人。”朱哲琴说。
对话朱哲琴
- ▬ -
▬
朱哲琴
▬
知名音乐人、“看见造物”创始人
Q:在本次展售会上,一件名为“看见·青龙吉他”的作品十分特别,为什么会选择用中国的大漆,配搭电吉他这种代表西方文化,看似特别躁动的乐器呢?
A:这把“看见·青龙漆电吉他The Azure Dragon Stratocaster"是世界上第一把中国漆电吉他。它首度实现了将精湛的古老中国漆艺运用于西方当代电子乐器之上。漆是一门张力很大的工艺,从远古的兵器战服到古琴、器皿。
一个突破的背后是一群人,青龙吉他是“看见造物”与美国国际著名吉他品牌Fender手工高订联合打造的全球第一案例。这个吉他由我作为创意设计,Fender加州高定工房名琴师Dennis Galuszka手作,中国当代漆艺大师钟声以数十道手工菠萝漆刷饰打磨而成。制作全程9个月,数次飞越美国加州与中国北京的天空,是名副其实的飞龙。另外Stratocastera的音色可塑性强,也是全世界摇滚吉他大师Eric Clapton、Bob Marly、Jimi Hendrix等人的专用琴型。
这个专案就是要把中国古老漆艺以新的角度和诠释,带到当代电子时代,它不是单向的延续和模仿,单向的跟从、赝品。抄袭和赝品拯救不了中国当代人在精神、美学、生活和创造上的混乱和空虚。这次将漆通过电吉他这个当代的载体来呈现,带出看见对传统工艺的创作角度,是非常准确的选择。
中国的音乐、诗歌、水墨有狂草、泼墨和重彩、十面埋伏、万马奔腾,比摇滚还有气势,当代人对传统的僵固理解和认知偏颇造就了现实中将传统固化的朽末现状,这也是“看见”在新造物上需要更多专注的研究和可为之处。自由和反叛不是摇滚乐手的专利,也是古代文人士者兼具的节操和激情。但是中国以水墨,西人用油彩,一样的情景,两样传神。看看青龙上的菠萝漆,自由、狂放和千变万化不落固相的写意隽永之生命,也许这把“看见·青龙吉他”会使人延展对摇滚的意趣和联想,不是吗?
Q:在“看见造物”中,中国民间手工技艺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演绎,在这个“重演”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A:角度陈旧,设计师对工艺的不了解、手作人对设计意图的不理解是这种全新演绎的难处。其背后就是人被习惯禁锢的思想。这种禁锢习惯已经成为一种懒惰。这种懒惰影响着品牌、创作者和手作者用主动的姿态来思考,来面对工艺、使用者、设计品、在当代被边缘化的传统手工艺现状,来解决问题。现成拿来主义与祖先拿来主义使业者和设计师们无法主动地去找到与自身切合、与时代沟通和应对的方法。再加上急于求成,游戏规则混乱,版权意识淡漠,抄袭严重,一切就在无序的混战中来来回回。
从“看见·黑陶茶盘”、“看见·戏石屏风”、“看见·青龙吉他”,这些工艺的提出和运用角度,包括产品形式,实际上都是“看见造物”抛给设计师的命题作文,之前这些设计师、工坊在他们原来的作品目录里从未做过相同的东西。与工坊、设计师的沟通是最费神艰巨的工作。另外业内缺乏有持续建设性的产业模式,优良管理人力资源的紧缺也是非常迫切的难题。我们象传道士一样,不厌其烦地沟通,一边摸索模式,一边向前走。
Q:由你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世界看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从2009年创立至今,在保护民族手工艺这一方面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未来有什么计划?
A:“世界看见”在2009年发起了民族音乐、手工艺采集之旅的工作模式,至今这种去在地调研工作的形势已经普及开来。我们对中国西南和江浙地区的工艺有深入的寻访记录,我们还创办第一个“世界看见当代民艺与设计论坛”,通过分享具体的案例来让同业者交流,找到有行动力的路径和方法,2010“世界看见——民族手工艺寻访之旅”成果展,2013年米兰设计周的中国专题展。对苏绣、苗绣、景泰蓝、黑陶、漆艺都有传承研发专案,并催生了“看见造物”的诞生。
Q:此前“看见造物”的6件作品在保利上拍出,如今参与香港苏富比的展售会。其实除了“看见造物”外,另一设计品牌“上下”之前也与佳士得合作推出拍卖专场,你是怎么看中国的设计品牌与拍卖公司之间的合作呢?这样的合作会为年轻的设计品牌带来怎样的利弊呢?
A:世界对中国创造的期待是大势所趋,“上下”、“看见造物”都是在这个大潮之下,在民族手工原创设计领域的探索者,一个中法混血、一个立足中国本土。我们很勇敢、也很努力并充满艰辛和希望。近来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全球顶尖的拍卖行,代表着全球艺术界、收藏界的趋势、市场和方向。由他们以全球的平台来推动中国原创设计是好事!中国的设计品牌需要很多的支持和鼓励,包括商业运作上的模式、推动和成功。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了解,透过这一切载体,我们向世界呈现什么?我们希望对世界说什么?在介入商业运作的背后这些作品在其物质文明的表征下,注入的时代精神、价值观,所蕴含的个性、创新、语言、功力和内在精神品质才是真正使中国当代造物树立品牌、让人尊重产生信心、期待的真功夫!而这一切需要积累,没有捷径可循。拍卖、展售是催化剂,是载体,运用得当就会有正面的鼓励和鞭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主要看人和:我们的发心、伸手和造化。
【如何购买】
您可以前往【看见造物】全国买手店进行购买,或直接与【看见造物】联络购买。
成都:
方所:成都市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成都远洋太古里M68-70号铺。
厦门:
大家家居:厦门市会展中心旁建发国际大厦JFC二楼(环岛东路1699号)
【联络我们】
看见民艺创意文化(北京)有限公司
Kanjianminyi Creative Culture (Beijing) Co. Ltd.
ADD: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9号华贸商务楼16号606室 100025
T:+86(10)520366160000
F:+86(10)52036616
Email:info@kanjiancreation.com
官方微博 Weibo:@看见造物
官方微信 WeChat: kanjianminyiw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