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喜爱昆虫,2015年【看见民生】推出“看见·昆虫美学”系列产品,寓意鸣虫野趣,生生不息。《生活》月刊9月特别策划【昆虫美学】专题,聚合艺术家朱哲琴、水墨名家边平山、彭薇,摄影师肖全、陈漫,宣纸世家继承人曹建勤,《生活》月刊创意总监令狐磊,一岁小童席伦,各自开启一场与虫有关的讲述。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流露出的伟大
是他逃脱掉了既有的西方博物学家框架,
将昆虫视为和人类平等的生命,
这也超越了绝大部分西方人
把昆虫看作不祥之物的惯常思维,
实际上他更是在借助描写昆虫等自然之物的灵性,
来表达人应该回归到自然的灵性。
而中国人自古喜爱昆虫,
并一再将其入画、入诗、入生活,代表着天人合一,
象征着我们盼望家族、民族的生生不息世代相袭,
也是一种野趣、逸趣。
在城市、科技甚至情感的全面现代化之下,
我们与昆虫越来越疏远,
失落了曾经有过的那份美好又无价的乐趣。
2012年
朱哲琴创立中国当代民艺设计品牌【看见造物】,
并于近期推出了“看见·昆虫美学”系列设计品。
水墨名家边平山、彭薇,摄影师肖全、陈漫,
宣纸世家继承人曹建勤,
《生活月刊》创意总监令狐磊,一岁小童席伦,
也因“昆虫美学”聚合一处,各自讲述。
朱哲琴:昆虫面前 人人平等
我想自己一辈子的大部分时间在由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构筑的抽象世界里,但在我看来这却是一个最自由的所在,它脱离了任何具体的形态,通过自己的想象,喜马拉雅山可以随意移动,湖泊、树木、动物都能起舞,想念的人也会随时出现,天和地都在我的脑子里。我常说自己的耳朵比眼睛灵敏,因此我才得以成为一名歌者,一个跟声音打交道的人吧。
我永远记得小时候在那些炎热的广州夏日午后,于大榕树下躲避烈日时听到的成片蝉鸣,我经常会迷失在这些鸣叫里,我听得出哪个是主角、哪些在应和,一群群来了又走,在蝉的叫声中我仿佛听到了整个世界。
去年看过水墨画家边平山先生画的水墨昆虫(多为会发出叫声的鸣虫),又勾起了我的这些儿时记忆。昆虫虽小,却足够以小见大。中国人自古以来皆喜于并擅于把情感寄托在把玩的物件之中,对昆虫的喜爱,包含了我们世代追求生生不息、旺盛生命力和自由快乐的意念。昆虫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属于哪个阶层,下到贫民百姓,上至皇亲国戚,每个人都可以和它们玩乐,或消闲解闷,或陶冶性情。
近代以来,我们的很多生活趣味紧跟西方脚步,好像近年得到不少国人推崇的骷髅美学,但西方人这种以黑色、死亡、超越死亡为主旨的审美观与我们中国人自古就钟情的吉祥如意大异其趣。
传统和当代如何有益结合,是不少人在苦苦寻找的一条出路,这种摸索或者创新,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形而上的过程。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传统基因是天生存在的,并不需要刻意强调,也不必有意回避。我们也看到很多涉及传统的创作中,创作者又太过回避自己当下所处身的时代,试图返身回到传统曾经辉煌的时代,我觉得这个思路可能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过去已然不再,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只有将传统的内在精神、价值观念延续下来、与当下生活碰撞融合,才能生发出活生生的当代性。这也意味着,所谓的传统入当代,绝不是某些传统元素的简单照搬。
【如何购买】
您可以前往【看见造物】全国买手店进行购买,或直接与【看见造物】联络购买。
成都:
方所:成都市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成都远洋太古里M68-70号铺。
厦门:
大家家居:厦门市会展中心旁建发国际大厦JFC二楼(环岛东路1699号)
【联络我们】
看见民艺创意文化(北京)有限公司
Kanjianminyi Creative Culture (Beijing) Co. Ltd.
ADD: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9号华贸商务楼16号606室 100025
T:+86(10)520366160000
F:+86(10)52036616
Email:info@kanjiancreation.com
官方微博 Weibo:@看见造物
官方微信 WeChat: kanjianminyiwx